第134章 古香更胜林和靖-《收藏纪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庙很小,高不过五尺,宽不过三步,里面端坐着一个泥胎的土地公。

    由于年代已经久远,加上洞内十分潮湿,泥胎早已变形,土地公的模样已经无法辨认。

    十二奶奶就住在土地庙后面,爬上田垠,穿过稻田就是。

    常闲并不急,他皱眉打量着这座土地庙,土地庙门框的青砖上刻有字迹,里面似乎有蜘蛛却并没有织网,沒有蜘蛛网的遮挡。

    他很快就辨认出了门框上的对子是“无僧风扫地,少灯月照明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副土地庙常见的对子,年代不会早于明清,因为这个对子出现的年代也就在那个时期。

    土地庙并不属于道家或者佛家,确切的说它们属于儒家,谁见了都可以出于礼数而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中国人有临阵抱佛脚的习惯,非常缺乏前瞻思维,闭着眼睛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占了多数,除非遇到事儿,否则事先是不会未雨绸缪的。

    但即使遇到事儿,也是上祈盼各路仙佛,下祈盼青天老爷,土地庙很好的承担了这一使命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他们都不想想,自己的事儿自己都靠不住,别人能靠得住吗?

    神明?

    不说有没有,即使真有,他凭什么帮您?

    使了您的税金的人都指望不上,指望这些比皇帝还远了十万八千里的神明?

    但凡事情,总要讲一个进出,一个平衡,一个道理啊!

    老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走吧!”

    李东飞说道。

    常闲点了点头,转而迈步离去,他刚才用灵觉感应,土地庙这附近什么都没有,只有十二奶奶那里确实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十二奶奶家明显是当地的大户人家,虽然陈旧,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打理,但是砖木结构,上下两层的院子在这偏僻的农村显得非常打眼。

    走到近处,两边桃李掩映,绿荫连道,古意盎然。

    院外还有高大的门楼,门楼上边是牌匾,上面是“渔樵耕读”四个大字。

    门柱上镌刻一幅对联,都被风雨洗刷得斑驳陆离,漆彩半落,必须要认真才能认得出来。

    “已枯半树风烟古,才放一花天地香。梅山彭古香。”

    常闲轻声念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